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门户移动版

  • 专访德科总经理许木荣:探讨中国3D打印发展沿革与未来发展

    日期:2023-05-09 10:14:35 点击:96 好评:0

    时隔两年,2023 Formnext +PM South China展会跨越两年的等待最终定档8月29-31日回归深圳。 近日,对中国3D打印服务行业并肩前行的头部企业之一深圳德科的当家人——许木荣总经理进行了一次深度专访,深度探讨许总见证下的中国3D打印发展沿革、市场方向与未...

  • 基于3D生物打印的胆管癌芯片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日期:2023-04-08 09:58:50 点击:165 好评:0

    本研究论文聚焦基于3D生物打印的胆管癌芯片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胆管癌(CCA)因为高异质性、低生存率,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治疗药物。然而,现有的CCA药筛模型通常无效,也是至今 临床 上未有针对胆管癌有效药物的重要原因。为此,作者基于牺牲打印和3D生物...

  • 华中科技大学苏彬教授团队:可自供能感知液滴撞击的3D打印超疏水磁性器件

    日期:2023-03-15 10:23:13 点击:249 好评:0

    三维(3D)打印作为一种新兴的增材制造技术,促进了多功能且复杂结构原型的制造,在 航空 航天 、组织工程、珠宝和柔性电子等学科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前景。目前,由磁性粒子和可打印聚合物组成的3D打印磁性结构,因在可控机械手、可变形软体机器人等方面拥有巨...

  • 西安交大卢秉恒院士增材制造顶刊《AM》:增材制造新型高性能钛纤维增强5xxx铝合金

    日期:2023-03-06 10:58:35 点击:157 好评:0

    导读:5xxx铝合金由于其良好的焊接性和耐腐蚀性等优点,在不同的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它们的那些强度低于2xxx和7xxx的同类产品,限制了它们在高承重条件下的应用。为了提高增材Al5183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本工作首次采用双丝进给系统的线基定向能...

  • 东华大学何创龙/上交王金武、马小军团队:3D打印仿生支架用于骨修复!

    日期:2023-03-01 14:11:20 点击:122 好评:0

    组织工程骨支架良好的微观结构和 生物 活性,与骨缺损的再生效果密切相关。然而,对于大型骨缺损的治疗,大多数都不能满足足够的机械强度、高多孔结构、良好的 血管 生成和成骨活性等要求。 近日,受“花坛”特性的启发,东华大学何创龙教授、上海 交通 大学...

  • 昆士兰大学张明星教授团队:MAX相部件增材制造研究进展综述

    日期:2023-03-01 09:20:14 点击:202 好评:0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张明星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 期刊发表了综述文章“Recent progress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bulk MAX phase components: A review” 。 该文章系统概述了MAX相部件增材制造(AM)的研究现状。以典型增...

  • 九院韦敏 | PEEK 3D在颅骨缺损方面的应用

    日期:2023-02-09 15:50:17 点击:130 好评:0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一些意外,可能会导致颅损伤缺损,这时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假体材料进行修补。PEEK 材料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在骨修补领域,这种材料可以说是大放异彩,其与三维重建、3D打印技术的结合,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好的修复体验 今天我们...

  • 西工大詹梅教授团队丨航天大型薄壁回转曲面构件成形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日期:2023-02-09 15:48:46 点击:265 好评:0

    薄壁曲面构件是广泛应用于 航空 航天 等高端运载装备的关键构件。大型薄壁曲面构件成形制造技术是新一代航空航天飞行器、战略导弹和船舶等尖端装备向大型化、轻量化、高性能、长寿命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的迫切需要。然而,这类构件的壁...

  • 南科大邓巍巍团队:直写打印有机光伏合金电极!

    日期:2023-01-16 11:20:36 点击:213 好评:0

    有机光伏电池是新一代可再生 能源 ,其最受关注的优点是轻、薄,以及通过溶液法实现低成本连续印刷制造的潜力。当前,有机光伏电池顶电极的主流制备方式是真空蒸镀,在进出真空腔时要经历繁琐耗时的抽放气过程,已经成为阻碍全印刷制备有机光伏电池发展的瓶...

  • 杨剑:3D打印技术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应用年度报告2022

    日期:2023-01-09 11:58:56 点击:220 好评:0

    导语:回望2022年,传播性较强的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毒株造成我国多地疫情的反复,叠加国内疫情防控 政策 趋严,为心 血管 领域学术交流与技术发展带来不少制约因素,不过我国心血管人依旧本着人民的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的医者精神,攻坚克难,完成了一个个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