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门户移动版

  • 宝马集团利用废粉和旧零件回收材料3D打印零部件,打造可持续制造

    日期:2025-07-25 11:27:14 点击:210 好评:0

    2025年7月24日,宝马通过对废弃3D打印粉末和废旧零部件中的聚合物长丝与颗粒进行回收再利用,该集团已成功实现新型增材制造部件的生产,进一步推动了材料闭环管理和循环经济的落地。 利用可回收材料3D打印零部件 在宝马集团每年生产数千个3D打印零部件的过程...

  • 光固化3D打印具有大压电响应的高精度复杂结构Sm-PMN-PT陶瓷

    日期:2025-07-25 10:53:58 点击:179 好评:0

    来源: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分会 供稿人:马伟刚、连芩 供稿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Sm0.025Pb0.9625[(Mg1/3Nb2/3)0.71Ti0.29]O3 (Sm-PMN-PT)陶瓷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在电子器件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

  • 4D生物打印轻松解锁单一复合水凝胶复杂动态变形

    日期:2025-07-25 10:32:22 点击:231 好评:0

    在组织工程领域, 传统3D生物打印虽能构建结构复杂的体外组织,却难以模拟天然组织的动态变化过程。4D生物打印应运而生,其引入时间维度,使打印结构能够在外部刺激(如湿度、温度等)下发生预设的形状或功能变化。然而,现有4D打印技术面临两大关键挑战:智...

  • 研究人员3D打印碳微晶格结构用于骨组织再生平台,兼具结构完整性和细胞诱导特性

    日期:2025-07-24 09:53:16 点击:116 好评:0

    2025年7月23日,IMDEA材料研究所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取得了再生医学的突破,证明了3D打印碳微晶格作为骨组织工程结构可调支架的潜力。具体而言,碳支架采用3D打印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 结构制造,并 通过高温处理转化为热解碳(PyC) 。 △ 来源:I...

  • 英国原子能机构使用电子束与激光熔融技术开发核聚变解决方案

    日期:2025-07-24 09:52:15 点击:110 好评:0

    2025年7月,The United Kingdom Atomic Energy Authority(英国原子能机构,UKAEA)在其新开设的Central Support Facility(中央支持设施,CSF)中 启用了两台采用增材制造的设备 ,用于为未来核聚变装置制造部件。其中一台是主要用于将钨材料整合到部件中的电子...

  • Austal USA引进AML3D新型3D打印机,提升海军制造能力与部署效率

    日期:2025-07-23 17:34:05 点击:179 好评:0

    2025年7月23日,美国国防承包商Austal USA已从澳大利亚的AML3D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约120万澳元(约合564万人民币)的金属3D打印机ARCEMY Small Edition。该设备计划2026年1月交付,并且安装在美国海军的增材制造卓越中心(AM CoE)。 △美国海军的增材制造卓...

  • [讨论]3D打印手套箱中为什么要控制水氧含量?

    日期:2025-07-23 17:33:09 点击:190 好评:0

    随着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的高度灵活性和不断创新,其在改变着传统的制造业的面貌。尤其是其可快速的prototyping、可减少对原材料的浪费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青睐。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突破和 matures,特别是对高精度的部件的制造如航空航天、医...

  • 自然启示:微纳3D打印仿生微针助力精准医疗“提速”

    日期:2025-07-23 17:30:36 点击:217 好评:0

    在精准医疗时代,如何安全有效地穿透人体第一道防线皮肤屏障,成为药物递送和生物传感的核心挑战。传统注射器带来的疼痛与感染风险,以及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瓶颈,科研人员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从而催生出了仿生微针技术。 然而制造这些仿生精密结构曾让科...

  • 从6小时到100秒:美国科学家研发超高效碳纤维复合材料打印技术

    日期:2025-07-23 15:09:31 点击:124 好评:0

    2025年5月,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增材制造方法,可快速制造高性能碳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这项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上的研究,展示了通过原位光热转换实现即时固化,彻底改变了复合材料的生...

  • 北京协和毛一雷教授团队和马文彬教授团队发表: 3D生物打印矩阵

    日期:2025-07-22 10:31:36 点击:235 好评:0

    3D3D18(E18)(GelMA)3D neuMatrix3D neuMatrixE18/(MCAO/R)大鼠模型的存活状态、功能特征及转录组特性。这些发现证实了3D neuMatrix内多尺度神经回路的形成,展现了其在神经发育研究、疾病建模与药物筛选及体外智能研究领域的宝贵潜力。 一、背景介绍: 大脑...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下一页
  • 末页
  • 181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