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门户移动版

  • 腐蚀顶刊:水下激光增材制造钢的腐蚀性能

    日期:2023-05-10 13:15:00 点击:247 好评: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经略海洋,装备先行,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努力拓展蓝色发展空间,打造海洋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的前提是。然而,高温、高湿、高盐强腐蚀环境造成海洋工程装备钢结构腐蚀失效,降低服...

  • ASTM 启动制造商增材制造质量认证计划,支持行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3-05-05 14:58:14 点击:216 好评:0

    2023年5月4日,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国际组织已经开始了一项针对制造商的增材制造质量认证(AMQ)计划,这项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制造商保持更高的质量 标准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四家知名公司获得首批认证,包括新加坡国防承包商ST Engineering Land S...

  • 日本理光Ricoh:3D打印制造紧凑、轻便且高效的水利发电机

    日期:2023-05-05 14:57:02 点击:197 好评:0

    2023年5月,日本公司理光 (Ricoh) 在 能源 脱碳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 已使用 3D 打印制造紧凑、轻便且高效的发电机 。Ricoh与日本国土 交通 省(MLIT) 以及 Seabell Incorporated 和日本金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合作,3D打印了高效的发电机。这些水力发...

  • 国产大尺寸陶瓷3D打印机和高性能陶瓷成形材料

    日期:2023-05-05 14:52:26 点击:457 好评:0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国产大尺寸陶瓷3D打印机和高性能陶瓷成形材料,解决我国大尺寸陶瓷打印机技术难题。 杭州德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陈继民教授团队共同研发的大尺寸SLA陶瓷3D打印机(成型尺寸:300x300x150mm),适用于精密铸造、生物医疗、航空航天、教育和...

  • 《Angew. Chem.》:活性超疏水材料用作三维电子器件内竖直电极中间层的新思路

    日期:2023-05-04 14:42:58 点击:87 好评:0

    相较于二维平面集成电路,三维电子器件由于具有更高的理论电子元器件集成密度、更灵活的电路设计以及更低的器件能耗等特点,成为消费级电子设备、植入式医用电子器械等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 然而,在三维电子器件的常规制备与加工过程中,竖直电极与层间接触...

  • 能源领域顶刊:重力驱动下用于超快油水分离的3D打印膜

    日期:2023-05-04 10:48:42 点击:103 好评:0

    溢油事故的频繁发生和工业含油废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对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因此,实现高效的油水分离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膜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机械灵活、易于集成等优点而引起人们的特别兴趣。膜污染与渗透性和选择性之间的“权...

  • Uniformity Labs推出适用于激光粉末床融合3D打印的UniFuse IN625镍基合金粉末

    日期:2023-05-02 10:00:22 点击:237 好评:0

    2023年5月2日,工程材料公司Uniformity Labs公司宣布推出的新型镍基合金粉末UniFuse In625,并优化了该材料在60微米层厚的激光粉末床熔融下的打印参数。 △采用Inconel 625镍合金粉末3D打印的零部件。它具有优化的粒度分布和更高的振实密度,可提供更均匀、...

  • 比利时初创公司:研发熔融金属沉积 (MMD) 技术,解决铝材打印难题!

    日期:2023-05-02 09:59:24 点击:191 好评:0

    比利时金属3D打印初创公司ValCUN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全新的金属3D打印技术。最初,公司自主研发了熔融金属沉积技术。然后,它找到了用户进行合作,用此技术成功制造了铝件。经过150万美元的 融资 (2021年3月)和进一步开发后,ValCUN现在准备进一步将该机器商业...

  • 强度961MPa,延伸率37.5%!激光增材制造高强韧高杂质容忍度奥氏体!

    日期:2023-05-02 09:53:21 点击:162 好评:0

    导读:碳(C)和氧(O)作为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杂质,通常被控制在极低的水平,以减轻其对韧性和耐腐蚀性的不利影响。因此,优质奥氏体不锈钢的杂质耐受性差,强度适中。本文使用激光增材制造成功制备了高含量的C、N和O,作为与Cr协调的间隙原子,在钢中以短程...

  • 颗粒尺寸分布对粉末床熔融3D打印过程中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日期:2023-04-29 10:40:39 点击:152 好评:0

    高粗糙度,尤其是在零件的表皮表面,限制了基于粉末床的增材制造释放其巨大潜力。来自德国KIT大学的论文《Influence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n surface roughness in powder bed fusion – A contribution to increase resource efficiency》,根据...

  • 首页
  • 上一页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下一页
  • 末页
  • 136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