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门户移动版

  • 哈佛大学开发出伴随母体生长的3D生物打印心脏技术,有望解决“一心难求”窘境

    日期:2022-06-13 10:30:49 点击:124 好评:0

    导读:据2020 年 12 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9 年全球健康评估报告》显示,在过去 20 年来,心脏病一直高居全球致死疾病的榜首,因心脏病死亡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自 2000 年以来,心脏病死亡人数增加了200多万,2019年增至近900万。 其中有许多病情严...

  • 3D打印技术是如何增强高新技术,供应链的弹性

    日期:2022-06-13 10:23:46 点击:125 好评:0

    导读,2022年6月12日,EPSNews供应链出版物的主编Barb Jorgensen,对3D打印可增强高新技术供应链的弹性发表了文章,他认为该技术对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地位同样重要。 △拜登政府为应对全球供应链中断,启动了AM Forward计划 “3D打印技术令人难以置信,...

  • 华中科技大学: 微纳4D打印技术综述

    日期:2022-06-12 15:09:26 点击:204 好评:0

    2013年,麻省理工学院Skylar Tibbits等人首次提出了4D打印的概念,即在3D打印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维度,使三维物体的形状、功能等特性能够响应外部刺激而随时间发生变化。顾名思义,微纳4D打印是一种将微纳尺度3D打印技术与智能响应材料结合,用于制备亚毫米...

  • 新突破!利用超声波构建物体的3D打印技术

    日期:2022-06-08 10:41:02 点击:253 好评:0

    光活化和热活化反应在聚合物聚合或熔融沉积的增材制造 (AM)-3D打印工艺中占主导地位。据报道,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与目前工艺不同的全新增材制造工艺,该工艺称为” 直接声音打印 ” ( DSP ) 。 该研究论文题为 “Direct sound printing...

  • 让零件变得平整光洁,专为3D打印金属部件的后处理而开发Hirtisieren工艺

    日期:2022-06-04 09:07:44 点击:160 好评:0

    由于其固有的制造工艺,3D打印-增材制造 (AM) 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这主要影响疲劳寿命,这可能对材料和部件的整体性能有害。此外,去除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支撑(和粉末)非常耗时,在高度复杂的设计中甚至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对于具有内部特征的零件...

  • 不透明树脂也可体积3D打印了

    日期:2022-05-25 10:35:21 点击:287 好评:0

    导读:3D打印在许多领域,彻底改变了人们生产体积组件和结构的方法。近年来,基于体积光的技术允许在较短的打印时间(低至几十秒)内完成3D打印,同时保持良好的分辨率(约100 μm)。然而,这些新方法仅适用于均质且相对透明的树脂。未来想要使用带颜色的树...

  • 金属增材制造多尺度多物理场前沿计算方法启示

    日期:2022-05-24 08:56:15 点击:73 好评:0

    根据中国力学学会,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廉艳平教授在《力学者说》学术论坛中做了学术报告,报告题为《金属增材制造的多尺度多物理场前沿计算方法》。本期3D科学谷将分享该报告的主要内容。 来源:中国力学学会 报告介绍了金属增材制造的研究...

  • SOONSER大幅面MARS PRO 3D打印介绍,以及最新的2个应用

    日期:2022-05-21 20:45:51 点击:308 好评:0

    2022年5月21日,工业3D打印机制造商SoonSer,两个新客户使用MARS PRO系列3D打印,制造了小黄人模型和巨大的浮雕墙,再次向人们展示了Mars Pro大幅面3D打印机的性能。该公司的SLA旗舰机型专为满足工业用户的需求而设计,能够为各种行业实现大型零件和批量生产...

  • 华中数控:五轴增减材复合制造加工中心已实现批量化生产销售

    日期:2022-05-19 13:31:18 点击:203 好评:0

    华中数控5月13日公开表示,公司与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合作,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将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与五轴联动数控技术巧妙结合,研制出五轴增减材复合制造加工中心,通过增材加工实现零件的近净成形,并通过切削加工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相对于传...

  • 独角兽的脚步声起,洞悉碳纤维3D打印的最新进展

    日期:2022-05-19 13:29:27 点击:148 好评:0

    复合材料的3D打印已经验证其发展三大趋势。一是我们将继续看到流程和系统的工业化,硬件与软件发展的结合将更加支持大批量生产。二是对系统进行更多的传感控制,以实现实时过程控制-热,尺寸和光学传感可提高过程公差。三是用于提高3D打印操作效率的新软件(...

  • 首页
  • 上一页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下一页
  • 末页
  • 151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