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0日,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创新的热处理方法,能够显著提升3D打印金属制品的强度,使其更具抗极端高温环境的能力。这一技术突破为制造高性能叶片和轮叶,用于发电燃气轮机甚至喷气发动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对金属制品行业而言是...
第一作者和单位:冯成威 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所 通讯作者和单位:何汝杰 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所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7/s40145-020-0375-8 1.研究背景 近几十年来,生物陶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羟基磷灰石(HA)因其良...
L-PBF选区激光熔融金属3D打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制造高质量、无缺陷的薄壁或通常厚度小于 200-300 μm 的薄特征非常充满挑战。此外,冲压等传统制造方法已证明能够制造典型厚度范围为46至200 μm的板翅结构。 然而,当前增材制造尚未达到大规模生产...
热交换器的热学问题非常复杂且难以解决。因此,需要进行许多尝试和努力来实现能够表现出更高效率和环保性能的轻质、经济高效的换热器。这些用于热交换器设计和开发的传统方法既耗时又昂贵。特别是 CFD 仿真,已成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案,可在换热器 的设计阶...
随着电磁污染的增加,电磁干扰(EMI)屏蔽材料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可视化窗口、航空航天设备和可穿戴设备领域中广泛应用。但在保持出色透光率的同时实现高性能 EMI 屏蔽仍然是一个挑战。此外,在极冷环境下,良好的电加热性能也成为了视窗器件正常工作的保障...
壳体作为产品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容纳和定位零件、美化和装饰外观的功能。塑胶因其具有质轻、绝缘、低成本和易加工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及日用产品壳体的生产制造中。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塑胶壳体,通常采用注塑、挤塑等传统工艺进行制造;而对于...
激光增材制造(LAM)中逐层沉积形成独特的循环热输入,能对沉积材料产生原位热处理(IHT)效应,具有调整微观结构和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潜力。 华南理工大学王迪教授、杨永强教授等学者在《金属学报》中发表了《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循环热输入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近年来,两项技术的发展使得增材制造(常被称为3D打印)和复合材料制造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化。第一项技术是3D打印目前已经发展到可以使用高强度聚合物(如尼龙)为基体、连续碳纤维增强来3D打印结构件。 第二项技术是复合材料制造(尤其是航空航天和自动化机...
增材制造(AM)合金的各向异性延性,即沿建筑方向(BD)的更好的延性已经被广泛的研究,传统上归因于晶体结构。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弱的或非织构的AM合金具有显著的延性各向异性,这表明其他因素也可能发挥关键作用。为了探索这一点,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L...
尽管全球经济出现衰退,2023-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预计仍将增长约9%。其中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更为喜人,预计将同比增长29%,全球销量将超过1200万辆。实际上,52%的目标购车者表示他们更愿意购买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20%的潜在买家甚至表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