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及其在超高层建筑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4-01-03 09:43 来源:《建筑结构》杂志社 作者:admin 点击:次
收集了国内外31个机构所采用的3D打印设备及工艺,分析了3D打印设备及工艺特点。基于统计分析结果,给出了3D打印在建筑工程中的分阶段应用技术路线,包括打印异形非承重结构、复杂模板及节点、轻质承重结构、异形房屋和异形建(构)筑物。以高层、超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爬升式和落地式造楼装备的结构原理,提出了3D打印设备发展的技术方案,即3D打印设备与现有造楼装备集成和开发新型3D打印设备;分析了3D打印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和挑战。 一3D打印及其在建筑工程应用技术 1.1 打印工艺统计 统计了国内外31个机构所采用的建筑3D打印工艺,主要包括材料挤出、粘合剂喷射(也称为三维打印(3DP))、直接能量沉积和熔融沉积(FDM),如表1所示。 材料挤出在建筑3D打印工艺应用中占比最高,其次是熔融沉积,最后是粘合剂喷射和直接能量沉积。材料挤出所使用的材料有混凝土、泡沫、复合粘土、轻质石材、玄武岩及生物塑料等;熔融沉积所使用的材料为热塑塑料、树脂和工程塑料等聚合物;粘合剂喷射所使用的材料为砂或石等及胶合剂;直接能量沉积所使用的材料为不锈钢。 典型建筑3D打印材料力学性能如表2所示。 1.2 打印设备结构形式 建筑3D打印设备结构类型的统计如图1所示。由图1和表1可见,常用的打印设备类型包括龙门式、机械臂、桁架式和塔式4类,占比分别为25.8%、35.5%、35.5%和3.2%。根据是否可移动,设备分移动式和固定式2种;根据应用场地,设备可分为现场打印和室内打印2种。
▲ 图1 建筑3D打印设备结构形式统计
分析不同建筑3D打印设备的特点,如表3所示。 在是否移动方面,龙门式一旦安装后不可移动;机械臂多数可移动,少数固定,不可移动;桁架式多数不可移动,少数可通过吊装重新设置基础进行安装;塔式通常自身不可移动,但可通过吊装进行移动。 在打印尺度和定位精度方面,桁架式由于自身结构灵活,适用于超大型结构的打印,定位精度适中;龙门式由于结构自重较大、灵活性较低,适用于大型结构的打印,由于刚度大所以定位精度极高;塔式由于受悬臂结构自重和挠度的限制,适用于中型结构的打印,定位精度低;机械臂由于灵活性高,适合小型结构的打印,也可增加导轨或定位机构实现大型结构的打印,定位精度较高。 1.3 工程应用技术 概括3D打印工程应用总体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 图2 3D打印工程应用总体技术路线
第1阶段,将3D打印应用于打印模板及节点和异形非承重结构:例如,通过打印复杂钢结构节点模具进行铸造,得到钢结构节点,也可直接打印钢结构节点(图3(a))[1-2];通过打印异形结构模板进行浇筑,实现异形结构建造。也可将3D打印直接应用于装饰结构和景观结构(图3(b))等异形非承重结构[3]的建造。
▲ 图3 3D打印节点和非承重结构
第2阶段,将3D打印应用于打印轻质承重结构:竖向功能构件和水平轻质构件,构件打印完成后进行现场装配,完成建(构)筑物的建造。竖向功能构件包括轻质墙体、保温隔热墙体和异形轻质柱等(图4);水平轻质构件包括轻质拓扑优化梁、轻质板等(图5),水平结构打印通常采用打印构件加组装或预应力张拉的方式,金属打印采用一次打印的方式。
▲ 图4 3D打印竖向功能构件
▲ 图5 3D打印水平轻质构件
第3阶段,将3D打印直接用于异形房屋、异形建(构)筑物的现场或整体打印:依次用于低层、多层、高层和超高层的3D打印的建(构)筑物,见图6。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3D打印将从异形个性化建(构)筑物的打印建造向通用建(构)筑物的打印建造发展。
▲ 图6 3D打印的建(构)筑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