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门户移动版

主页 > 3D打印案例 >

3D打印外固定架 轻松实现骨折良好复位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换代,“3D打印技术”近年来在医疗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不久前,西安市红会医院推出了一项新技术——“3D打印外固定架”技术,可以轻松帮助患者精准复位、固定小腿骨折,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促进骨折愈合。

3D打印外固定架

图源:baidu

     除此之外,医生们也在不断创新自己的诊疗技术和诊疗服务,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一项“经鼻给药器”的新发明,可消除注射针剂带给患者的疼痛,同时也可实现精准给药。

      这些新技术、新发明,都是医生们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更新医疗技术和诊疗理念,为提高诊疗服务所做的努力。小腿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比如有的年轻人运动或发生车祸后,就会发生小腿骨折。不久前,西安市红会医院研发了世界上首例“3D打印外固定架”技术,主要用于小腿骨折后的复位和固定。相比传统技术,该新技术具有复位精准、操作简单、愈合时间短等诸多优势。

传统方法多依赖医生经验

往往难以达到理想复位效果

      这项新技术是由西安市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副主任医师乔锋研发,通过3D打印技术,结合计算机辅助复位技术实现的。乔锋介绍说,以前患者不幸发生骨折后,需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在X射线的帮助下,对骨折部位进行反复尝试进行复位,不仅手术时间长,复位效果不确切,而且反复尝试会造成骨折处新的损伤。有时考虑到患者全身情况、麻醉及手术时间等多种因素,不得不放弃追求良好的复位效果,只能达到“差不多”的复位效果。如果患者为开放性骨折的话,往往需要三次甚至多次手术才能完成最终治疗:第一次清创缝合,关闭伤口,用外固定架临时固定;一周后待伤口稳定了,再行二次手术,去除外固定架,改换内固定;一年后,待骨折愈合后还要进行第三次手术,取出内固定。

    “传统方法的主要缺点是:骨折复位过于依赖医生的经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时达不到理想的复位效果,而且手术时间比长,医生和患者需在X线下进行,长时间“吃射线”,不利于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乔锋说。

3D打印外固定架

复位精确、费用低、无辐射

此次研发的“3D打印外固定架”借助了3D打印技术,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

医生通过CT扫描患者骨折部位,获得患者骨折的相关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对CT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利用3D打印技术,个性化打印一个适合患者的外固定架。复位固定时,只需要将打印好的外固定架与固定针连接,即可轻松完成骨折的复位与固定,完成操作不超过1分30秒,安装后患者即可下地行走。

另外,该外固定架可以随时对骨折断端的力学环境进行调节,解决了传统方法固定方式不合理的弊端。

“总体来说,这项新技术具有复位精确、固定合理、不依靠医生经验、不担心X线辐射伤害,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少、费用低、骨折愈合快等优势,真正实现了精准医疗。同时,由于操作简单,不需要人员培训,所以基层医院也可推广使用。”乔锋说。

据悉,该技术在世界上尚属首创。西安市红会医院利用该技术已为7例骨折患者实现了骨折复位和固定,均取得了良好疗效。同时,有关该项新技术的相关内容已发表SCI论文2篇,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多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华商报记者 卢红曼 图

▶新仪器

经鼻给药器按压药球就可实现精准给药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很多癌症晚期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带来的精神痛苦,还需要注射大量药物,这也加重了身体的痛苦。于是我们几个医生就在想,要是有一种仪器可以让注射液不经静脉或肌肉注射就能到达体内治疗疾病该多好。”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医生王武涛介绍。

2013年,王武涛所在团队开始着手研究和设计这样一个仪器,经过两年多时间的集思广益和设计研究,2015年,他们设计的这款“经鼻给药器”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

可消除静脉或肌肉注射时

带给患者的疼痛

这款经鼻给药器是将给药器固定在患者头部,根据不同患者头围大小调节系带长短并固定在枕部,将前方的鼻内喷头对准鼻孔,药球内装医生配置好的药物,并固定在装置上端。当需要给药时,只需用手指轻轻挤压药球,药物就会喷洒到鼻粘膜上,经鼻粘膜吸收入血,达到治疗的目的。

王武涛介绍,经鼻给药可以消除静脉或者肌肉注射时带给患者的疼痛;可以将医生预先设定好的药物剂量装入药球,不同的药物还可以放入不同的药球,每次按压一个药球就可以实现精准给药;如果患者需要吸氧治疗,可以配合氧气吸入管更加方便地给药。

因经鼻给药需要特殊针剂

目前只用于部分注射针剂

那么,这款给药器都可以用于哪些人呢?王武涛表示,可以用于晚期需要反复进行注射类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同时晚期肿瘤患者在使用镇痛治疗时,可以实现精准给药,防止药物滥用成瘾。另外,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通过经鼻给药可避免因口服引起的误吸,避免注射给药引起的疼痛和感染;还可用于无法口服药的患者。患者可以在家里使用,不需要专门到医院接受治疗。

目前这个给药器只能实现部分注射针剂的经鼻给药,因为经鼻给药需要特殊的药物剂型。王武涛说,医生是帮助患者减轻病痛的,我们还会继续完善这项设计,并将更好地诊疗服务和诊疗体验带给患者。 华商报记者 孟洁 图

▶新突破

新生儿肺部长了巨大肿瘤 直径约10厘米

交大二附院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成功切除

     刚一出生就被发现肺部长了一个直径约10厘米的巨大肿瘤,保守治疗后病情加重,生命垂危。国庆长假期间,西安交大二附院小儿外科专家团队凭借高超的医术,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成功切除了这个巨大肿瘤,挽救了小生命。

这名新生儿来自陕南,今年9月5日出生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就诊于西安某三甲医院,经过胸部CT检查发现巨大肺部肿瘤,瘤体直径约10厘米,经保守治疗后,病情不断加重,出现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夕。

     随后,这个可怜的小生命被转到西安交大二附院新生儿科。小儿外科李鹏教授和新生儿科医生高琼等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并指出手术是目前唯一可能将患儿从死亡边缘拉回的方法。但如此巨大肺部肿瘤手术,采用开胸手术,创伤太大,术后死亡率极高;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新生儿胸腔空间小,瘤体巨大,且新生儿不能采用单肺通气麻醉,如此难度和风险的手术尚无先例,医护人员都捏了一把汗。

10月3日清晨,小儿外科李鹏教授领衔的技术团队,为手术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决定施行“胸腔镜微创切除肺部巨大肿瘤及所属病变肺叶或肺段”。

     手术开始后,医护人员发现患儿瘤体巨大,胸腔粘连严重,主动脉弓和胸主动脉分支异常动脉特别丰富,患儿的血氧饱和度降至60%,只能暂停手术,采取迅速萎缩瘤体、增大胸腔空间,加大呼吸机呼吸力度,待氧饱和度上升后再开始手术。手术做做停停,为了尽可能保留患儿的正常肺组织,采用了精准肺段(左肺上叶尖段)连同瘤体的切除。手术很成功,目前患儿已完全康复。

    据悉,这例新生儿巨大肺囊腺瘤合并隔离肺胸腔镜微创精准治疗的风险性、技术难度、技术复杂性处于国际前列。患儿年龄之小、瘤体之大,并采用胸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在国内外的文献尚未见有报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