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生活
时间:2013-05-23 09:33 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3d打印网 点击:次
华中科技大学投资1.2亿元,在未来科技城建3D打印科技产业园,为国内外制造企业服务。该项目已于2013年3月29日签署投资协议。建成后,预计到2016年创总产值可达近4亿元。将粉末、液体、片状等细碎材料逐层堆积成一个物品,就好像一层层打印上去一样,制成生活中的各式物件,乃至航天仪器零部件,就是3D打印。 如今,这项技术正成为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新动向和竞争的新高地,被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标识之一。 万瓦激光器现身 经由一根绣花针粗细的光纤,释放出的激光能量可焊接飞机、轮船。近日,我国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在光谷问世,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生产这种激光器的就是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三家研发光纤激光器并规模生产批量销售的公司。 在未来科技城,这家企业规划建设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及关键器件研发基地。项目总投资为2.68亿元,主要建筑包括科技大楼,实验室,中试中心等。已于今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周期为3年,计划今年底建成2万平方米。 光通讯—— 国内最大的光电子研发基地 作为国内领先的光电子信息企业,光谷的未来科技城少不了华为的身影。 2011年,华为签署入驻武汉未来科技城框架协议,在这里建设国内最大的光电子研发及生产基地,研究通信网络设备的光电子系统、器件,以及相关的前沿光电子技术。 项目规划面积1500亩,分三期建设,总投资为54.2亿元,一期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数10亿元。该项目一期预计将于2013年底开工建设。2013年1月,华为公司首批800名员工正式入驻未来科技城起步区写字楼办公。其光谷软件园办公的4000名员工也将分期分批搬迁至未来科技城。 新能源—— 全球首桶“柴变油”出炉 生物质燃油是指有别于石化时代石油、天然气的一种新能源。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自2004年起,自主研发生物质能化学热分解与费托合成技术,生产高清洁、高品质的航空煤油、汽油、柴油。 2013年1月,全球首条万吨级非粮生物质燃油生产线在未来科技城投产,就是阳光凯迪的成果。 这个企业在生物质燃油燃气厂内,对秸秆、树枝、谷壳等农林业废弃物进行加工转化,每年生产1万吨航油、汽油及柴油。 该项目总投资为10亿元,将建成武汉凯迪生物质热化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目前投产的是一期工程。 节能环保—— “捕捉”二氧化碳 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碳捕获试验基地由国家能源局、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发改委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投资2600万元建设。该项目占地3200平米,建筑面积达到5000平米。 该基地将主要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在“清洁煤”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先进团队,建成世界上最好的全流程富氧燃烧CO2捕捉和纯化试验系统之一,重点组织包括碳捕捉、利用和封存技术等“清洁煤”技术研究,研究任务涵盖从煤炭的清洁发电、清洁转化、新型低成本碳捕获技术到地质封存与应用研究等多个方向。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3D打印食物来了,你敢吃吗?
- 下一篇:微软新的Xbox 将采用3D打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