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门户移动版

  • 人社部向社会公示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18个新职业信息

    日期:2022-06-16 10:09:28 点击:94 好评:0

    2021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启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大典)的修订工作。经向社会公开征集修订建议、组织专家评估论证、书面征求行业部门意见等程序,大典修订工作已基本完成。...

  • 3D打印行业对拜登政府的 AM Forward 增材制造前进计划的反馈

    日期:2022-06-16 10:08:31 点击:98 好评:0

    2022年5月,白宫发布AM Forward(增材制造前进计划)通过提高美国中小型制造商的竞争力、创造和维持高薪制造业工作岗位以及通过采用增材制造提高供应链弹性来帮助美国家庭降低成本。“AM Forward”(增材制造前进)计划是大型知名制造商和他们的美国小型供应...

  • 树脂3D打印现状:2022年调查结果

    日期:2022-06-15 08:55:21 点击:120 好评:0

    2022年6月,关于树脂3D打印现状调查的结果已经公布。该调查于2022年3月进行,最终样本量为 198 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因为此次调查主要有 Henkel 公司参与,所以在调查前,先了解了受访者对Henkel公司产品的熟悉度。近四分之一 (22%)的受访者表...

  • 微立体光刻技术将为电子元件的小型化、批量生产带来新的可能性

    日期:2022-06-13 10:29:52 点击:216 好评:0

    导读: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精密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这也对制造技术提出了更大挑战。通过使用精密SLA技术及材料,正在为定制、小批量甚至更高批量制造真正的毫米波频段的无源和有源组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无线甚至有线电路的工作频率正在迅速升高,这并不...

  • 5类增材制造装备纳入《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导向目录—机械工业领域(2022年版)》

    日期:2022-06-12 15:05:39 点击:206 好评:0

    重大技术装备是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为推动机械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重点装备产品推广应用,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协助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编制形成了《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导向目录——机械工业领域...

  • 木材如何进行3D打印?

    日期:2022-06-06 10:12:52 点击:448 好评:0

    导读:新的或废弃的木材可以研磨成细粉,然后与硅酸钠、水泥、纤维素、石膏、塑料和粘合剂等粘合剂混合制成细丝。这些细丝可用于3D打印物体,本文将对此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片来源:Emil Soeueud/Shutterstock.com 什么是3D打印? 3D 打印是一种计算机辅助...

  • 人民日报:3D打印正孕育新增长点

    日期:2022-05-10 11:20:11 点击:252 好评:0

    【现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微火”照亮主火炬台的创意令人难忘。“微火”虽微,却不乏科技元素:主火炬的外飘带、内飘带及燃烧系统全部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除此之外,中国钢架雪车选手脚下的跑鞋鞋钉也由钛合金3D打印而成。日益广泛的应用场景,让3...

  • 哥伦比亚正在采用3D打印进行建筑技术变革

    日期:2022-05-04 20:56:20 点击:178 好评:0

    导读,在拉丁美洲,3D仍处于起步阶段。然而,2018年拉丁美洲第一个增材制造联盟(CONMAD)的成立对该技术在哥伦比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现在,3D打印能否为当地的 建筑 问题提供哪些帮助? 2022年5月4日,众所周知,当地的建筑行业生产力已经停滞了几十年。...

  • 移动式龙门3D打印机,助力实现未来火星移民

    日期:2022-05-04 20:54:20 点击:233 好评:0

    导读:火星是我们的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一直以来,各国对火星的探索热情一直居高不下。随着3D打印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惊奇地发现这项新技术有可能在未来的火星移民发挥出不可估量的潜力。 2022年5月3日,泰勒大学的工程师们已经开发出一...

  • 增材制造将改变发电方式,为燃气轮机和核电应用带来更多设计可能性

    日期:2022-05-04 20:51:01 点击:208 好评:0

    2022年5月3日,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正在与主要制造商合作,验证金属3D打印常规部件在燃气轮机和核电领域应用可行性,这也将为后续非常规部件的开发铺平道路。 毫无疑问,如果所开发部件的可行性得以证实,增材制造(AM)将会为发电系统带来新的可能性。复杂的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