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陈朝晖、张志刚团队:3D打印混凝土结构:最先进的技术、挑战和机遇!
时间:2024-02-19 10:12 来源:焊接科学 作者:admin 点击:次
3D打印混凝土技术集材料制备、几何造型、结构设计、施工于一体,具有绿色、低碳、智能建筑的本质优势,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近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陈朝晖教授、张志刚副教授团队在《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中科院1区,Top,影响因子7.4)期刊发表最新综述文章“3D printing
concrete structures: State of the ar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对凝混土结构3D打印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陈朝晖教授和张志刚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由于打印材料和打印技术的特殊性,3D打印混凝土表现出独特的宏观各向异性,而目前对3D打印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研究还不够。虽然3D打印混凝土的工程案例众多,但成熟的结构加固增强方法以及定量的结构承载力分析理论和方法仍有待研究。为了适应材料和打印工艺的特定要求,实现材料的高效利用,优化设计对于3D打印混凝土结构至关重要。3D打印混凝土优化设计领域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最后,板、壳、梁、拱结构的打印、连接和施工方法为3D打印混凝土结构提供多方面的参考。总的来说,3D打印混凝土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以及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都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从材料力学性能、结构形式、优化设计、连接施工方法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工作亮点 (1)回顾了3D打印混凝土结构的最新技术。 (2)描述了3D打印混凝土结构当前面临的挑战。 (3)给出了3D打印混凝土结构的未来机遇。
图1. 3DPC柱的轮廓制作:(a)不规则空间桁架形柱;(b) 可变截面柱。
图2. 3DPC同步加固技术.
图3. 3DPC拱桥:(a)钢筋混凝土拱桥;(b) 挤压拱桥。
自1997年提出混凝土3D打印概念以来,人们对3DPC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3DPC结构的设计、优化和施工方面的深入知识和丰富经验促使3DPC技术作为一种施工方法得到有益的使用,这可以减少对材料和工人的需求。论文从材料特性、结构形式、优化设计、连接方式四个方面对3DPC结构进行了全面综述,并探讨了3DPC技术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机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3DPC技术是一种通过增材制造工艺形成混凝土结构的3D打印技术。这种特殊的施工技术导致3DPC的层间和带间界面处产生初始缺陷,从而降低了3DPC结构的性能。与普通混凝土不同,3DPC在不同荷载方向上的性能并不一致,即各向异性。合适的3DPC混合物应同时具备可打印性和强度,这往往需要工程师在设计材料成分时达到平衡。此外,打印技术(层间间隔时间和打印速度)和打印喷嘴参数(高度、形状和尺寸)也会影响3DPC的机械性能。 (2)与普通结构类似,3DPC结构主要分为两类:受压构件(墙、柱、拱)和受弯构件(梁、板)。受压构件是3DPC结构中应用最广泛的形式,因为它可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压性能,而且也更易于分段设计。对于3DPC的弯曲构件,桁架系统适合代替普通的梁结构。此外,传统的板结构采用肋设计,可以减轻3DPC结构的自重。另一方面,也提出了适用于3DPC结构的加固技术。横向加固技术广泛应用于受压构件,而后张加固技术主要应用于受弯构件。 (3)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利用3DPC的高自由度,以更少的材料实现更好的性能。常用的优化方法有基于材料密度的拓扑优化和基于边界条件的拓扑优化。弯曲构件的优化设计比压缩构件的优化设计更为复杂。研究表明,矩形网格和桁架网格分别在压缩和弯曲性能方面具有优势。此外,打印技术还需要根据材料特性和结构形式进行优化。总体而言,结构与印刷技术的协同优化是结构优化的最终目标。 (4)对于装配式3DPC结构,构件的连接措施是保证结构可靠性的基础。目前3DPC结构采用的连接方式有后张钢筋连接方式、机械连接方式、挤压连接方式等。挤压连接方式有利于传递压力,常用于拱形或壳结构。受弯构件主要采用后张法钢筋连接方式和机械连接方式。另外,组装结构中的连接方法也可以参考3DPC结构。 通讯作者 陈朝晖,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今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教,2004至06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作高级访问学者。先后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重庆大学优秀教师奖、重庆大学唐立新优秀教师奖及重庆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主要研究方向:结构非线性分析理论与方法、随机场与可靠性理论与应用、3D打印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原理与方法、城市基础工程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主要成果体现于参数随机场下边坡稳定可靠性研究、柔性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以及城市地下管网结构安全性分析与监测等方面。主持和主研“十一五”国家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课题、”十三五”高性能钢结构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参编国家标准《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承担湖南省郴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风洞试验研究、重庆鹅公岩大桥静力稳定性能研究、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南纪门长江大桥拉索安全性研究等数项重大工程项目。获发明专利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译著《随机场:分析与综合》(高等教育出版社)、专著《山地城市排水管网结构安全监控预警理论与应用》(科学出版社),主编教材3部。 张志刚,男,山东省聊城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于东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3.09-2015.09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交流两年,师从于ECC材料(一种可弯曲的混凝土)发明人Victor C. Li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及其结构行为。目前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近40余篇,其中40余篇(一作或通讯作者)被SCI收录;作为 负责人 主持承担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 项省部级项目;2 项土木行业内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论文引用 Liu D, Zhang Z, Zhang X, et al. 3D printing concrete structures: State of the ar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3, 405: 133364. https://doi.org/10.1016/j.conbuildmat.2023.13336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