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SiC)陶瓷由于其低密度、高刚度、低热膨胀、高光学质量和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集成电路等领域。但碳化硅陶瓷的硬度高、脆性大,在加工过程中易产生缺陷,像复杂几何形状的碳化硅陶瓷构件往往难以用传统的加工技术制造,这...
导读:将3D打印技术用于制药领域,可以实现复杂内部三维结构药物制剂的生产制造,为某些药物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带来无限的可能。 2022年7月1日,南京 三迭纪 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三迭纪”)宣布,公司首个3D打印药物产品T19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
近年来,西安航天基地紧紧依托产业优势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优势,聚焦“创新链”,打造“产业链”,加快构建“1+10+13+N”创新体系,打造13条重点产业链。增材制造产业链是13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目前,航天基地正在按照“强链、延链、补链”的思路统筹增...
“激光与增材制造” 为《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所列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轮胎模具开发制造企业巨轮智能作为主申报单位,联合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广核研究院等8家单位,承担广东省重点领域项目“高性能等离子弧/激光增减材复...
大自然通过在温和的条件下利用 生物 催化的矿化作用来构建结构有序和环境适应的复合材料。尽管最近在通过仿生矿化利用微生物来设计常规材料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然很难生产出整合了自然材料的层级结构和生物属性的矿化复合材料。 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学者 将3...
上海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探讨了GB-α在LPBF处理Ti-64中的析出和粗化行为。相关论文以题为“Grain boundary α-phase precipitation and coarsening: Comparing laser powder bed fusion with as-cast Ti-6Al-4V”发表在Scripta Materialia。 相的转变过程 钛(...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对外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第三大项重点任务中特别指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突破设计 仿真 、混合建模等基础技术,开发应用增材制造(3D打印)、超精密加工等先进工艺...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提出了通过油墨直写成型和熔融沉积成型两种3D打印方法,构建全打印可定制水系锌离子杂化电容器的新策略。团队利用该策略,成功构筑了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高面容量正极和无枝晶稳定结构的锌金属负极,制备出了...
以色列“2042未来 医学 大会”6月8日至9日在特拉维夫举行,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色列各大医院的知名专家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医学和科学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展望未来20至30年间生命健康科学的发展方向。众多医学和科学专家通过对生命健康领域热点问题的讨...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提出了通过油墨直写成型和熔融沉积成型两种3D打印方法,构建全打印可定制水系锌离子杂化电容器的新策略。团队利用该策略,成功构筑了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高面容量正极和无枝晶稳定结构的锌金属负极,制备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