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门户移动版

主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动态 >

陕西3D打印产业集优成势:产值同比增长30%,集聚企业超110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速创新型省份建设,不断释放科教资源潜力,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的发展,正是陕西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促进科教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典型。为此,陕西日报特采写了陕西推动增材制造产业链发展水平提升中的经验、做法,以飨读者。


     “成立以来,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自主研发了20多项重大装备,研发的多项技术已经成熟,预计每年可孵化10项左右。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支持下,陕西增材制造的科研优势将加快转变为产业优势。”9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是目前世界上先进制造领域发展最快、技术研究最活跃、关注度最高的方向之一。2021年,陕西部署打造包括增材制造产业链在内的23条重点产业链。一年多来,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不仅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落地应用,还带动了产业链整体水平的提升。截至目前,全省增材制造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0%以上,集聚各类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10家。
科教优势成为产业优势
       作为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的领衔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涤尘明显感觉近几年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都顺畅了很多。“这两年,我省增材制造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新兴企业,仅依托西安交大成果转化就孵化了8家新企业,还有一些传统企业正在依靠增材制造技术实现转型升级。”李涤尘介绍。
      李涤尘长期从事增材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是国内最早涉足增材制造领域的研究者之一。在他看来,“顺畅”是因为陕西发展增材制造产业不仅思路清晰,而且真正做到了各尽所能、集优成势。陕西在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的科研能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围绕释放科教资源潜力,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省科技厅编制了“技术路线图、区域分布图、产业关联图、应用领域图”,列出了“企业清单、创新资源清单、技术攻关清单、需求问题清单、重点项目清单、招商引资清单”;成立了一支涵盖省市区、兼顾产学研的工作专班,形成“点对点、一对一”的企业服务机制;组建了由卢秉恒院士担任首席顾问,由领衔专家、细分领域专家共同构成的专家团队;确定了铂力特赛隆金属、康拓医疗等链主企业及10余家骨干企业;印发了《陕西省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了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等。


思路清晰、推进扎实,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相继落地开花:

航天六院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突破了航天液体动力领域3D打印全流程技术,实现了230余种复杂精密构件3D打印成型,多种构件已成功应用于长征系列火箭50余次发射任务和飞行试验。


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五轴增减材复合加工设备获得陕西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认定,可为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石油机械等领域提供增减材一体化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黄卫东团队在高性能金属材料3D打印应用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在天绘三号卫星和火星着陆巡视器等重大工程中的应用。

空军军医大学郭征教授团队在3D打印修复假体领域的研究成果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后,与维度(西安)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成果转化,已形成了包括3大系列、10个应用方向的产品体系。


狠抓创新“牛鼻子”

当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就会迸发出无限的发展活力。

西安康拓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李涤尘教授团队联合攻关,研发出国际首台可产业化应用的聚醚醚酮粉末3D打印机,实现了大尺寸、复杂结构骨板的一体化成型。截至目前,该企业已率先获得多项3D打印聚醚醚酮相关产品的三类植入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聚醚醚酮颅骨修补系统”产品销量占据国内70%以上市场份额。


“作为一家民营科技企业,我们享受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红利,也充分认识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价值。”康拓医疗负责人胡立人说。

在提升增材制造产业链发展水平的过程中,陕西狠抓创新这个“牛鼻子”,统筹配置项目、平台、人才等创新要素,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2021年,陕西支持欧中材料、泰辉机械等增材制造领域企业及高校科研人员承担各类计划项目33项。2022年,陕西省增材制造“两链”融合专项启动,下设17个研究课题,发布“揭榜挂帅”重点攻关课题5个。与以往科研项目不同的是,这些课题全部是由企业发布的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还需要创新平台的支撑。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有力支撑着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依托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建设的增材制造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一年多来为省内增材制造领域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及服务130次以上。

今年3月成立的陕西电子器件增材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是省内首家为电子工程和智能制造领域企业提供电子器件产品试制、开发、测试和咨询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已累计为40余个项目提供服务。

做优产业链生态

今年2月,总投资3.7亿元的铜川天策碳纤维材料加工生产线开工建设。5月,陕西天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超1亿元首轮融资,并与陕煤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提升产业配套水平。“作为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的上游原材料供应企业,我们将不断提升创新水平和供给能力。”天策科技负责人张建国说。

天策科技是陕西增材制造产业的一家链主企业。为不断做优产业链生态,陕西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效应,重点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引导产业链企业围绕链主企业配套上下游产品及服务。截至目前,陕西已经形成了领域广泛、门类齐全,覆盖材料、装备、教育、文旅产业等“多主链”的增材制造企业体系。

2021年,西安欧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分别获得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投资1440万元、1000万元。在推动增材制造产业链发展的过程中,陕西有效统筹省市产业发展、科技等专项资金,采取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金融资本、风险资本、民间资本设立增材制造成果转化引导专项子基金,对初创企业、骨干企业、核心配套企业给予不同层次的支持,构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增材制造产业融资渠道。

今年8月,工信部公布了首批36项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西安瑞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在陕单位榜上有名。9月初,西安马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两款医学3D打印产品获得上市许可。


“随着产业链生态的不断优化,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的创新水平和供给能力还将不断提升。围绕增材制造产业领域,省科技厅还将持续部署实施‘两链’融合重点专项,发布一批‘揭榜挂帅’榜单,精心打造产业集群,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陕西省增材制造产业链“链长”、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军表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