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性白内障(PCO),又称后囊膜混浊,是白内障术后一种主要的远期并发症,,术后1-5年的发病率在成人中为20%-40%,在儿童中则高达100%。近年来,虽然有多种措施尝试减少PCO的发生,但目前PCO发生发展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此进一步完善和发展PCO的预防和治疗...
导读: Atomik AM 是一家从利物浦大学工程学院孵化出来的公司,主要研究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 2025年2月6日,Atomik AM近日获得了来自 LYVA Labs 的 12.5 万英镑投资。这笔资金将加快公司粘结剂喷射技术的发展进程,推动从研究阶段迈向商业应用阶段。Atomi...
2025年2月5日,来自首尔国立科技大学 (SEOULTECH) 的研究人员声称开发了一种由 康普茶菌衍生的纳米纤维素 制成的新型生物墨水。这种生物墨水提供了一种支持细胞生长以修复组织的支架。它可以通过手持式生物笔直接应用于受损区域,使其成为直接体内组织工程伤...
天然骨组织具有自我更新和修复的内在能力。然而,由于创伤、肿瘤和感染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大规模骨缺损的再生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为内在的再生机制通常不足以恢复组织的完整性。这一持续存在的临床难题凸显了创新方法的必要性。3D打印以其定制复杂几何结...
2025年2月3日,奢侈品牌GUCCI推出一款融合3D打印元素的运动鞋Gucci Cub3d。这款运动鞋的鞋底采用了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呈现出一种受多面体启发的晶格结构,彰显独特设计风格。 △奢侈品牌GUCCI推出3D打印运动鞋Cub3d GUCCI的限量版3D打印运动鞋即将...
导读: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在制造更安全、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头盔方面的应用正在逐步扩大。 2025年1月29日,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防弹头盔解决方案制造商ArmorSource现推出了AireSupport Max 3D打印头盔悬挂系统。该系统是专为满足军事和执法部门的...
2025年1月31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再次取得了新的进展。研究人员Jochen Mueller和Sarah Propst领导的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名为T-Code(时间代码)的全新3D打印语言,这是一种通过将辅助控件与传统编程语言分离来增强3D打印功能的创新方法...
修复全层皮肤缺损是临床实践中的一大挑战。活细胞和生物材料的生物打印是解决该挑战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技术。然而,有限的生物材料来源、耗时的材料准备及其成型工艺是必须解决的瓶颈。基于此,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Minliang Chen团队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2025年1月26日,循环制造公司Batch.Works和3D打印技术创新者E3D-Online已经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旨在重塑英国增材制造业。这一合作伙伴关系得到了英国政府Innovate UK下属智能拨款竞赛的资金支持。 △合作的两家公司LOGO 加速可持续增材制造解决方案 Batch.W...
超材料通过各结构单元的特异性组合,为仿生电子器件的多模态集成与解耦提供实现路径。然而,制造工艺和功能材料的不匹配严重制约电子器件的材料与制造手段的的选择范围。早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失蜡法便用于铸造结构复杂、配比多样的青铜器。若能通过微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