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实施的一个项目已在上海智慧湾创新园成功建造了3D打印混凝土书店。 该项目负责人何玉婷告诉《环球时报》,这家书店将于一月底向公众开放,并在三周内在现场进行打...
一只灵巧的尺蠖,牢牢地抓住圆形管,一伸一缩中蜿蜒前行。事实上,这只灵活的尺蠖是一款采用了天津大学研发的一种新型模块化柔性驱动方法,用3D打印机直接“打...
根据 EngineeringForLife,3D打印支架技术进行血管再生的主题是一直是研究热点且极具重要性。然而,现有报道中关于这方面研究的系统性总结还相对缺乏。近期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刘海涛副教授团队在Bio-Design and Ma...
根据GE航空,GE9X是世界上最大的商用飞机发动机,该发动机于2020年9月获得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认证。GE9X发动机融合了GE在过去十年中开发的最先进的技术,增材制造技术是GE9X发动机制造中应用的先进技术...
中国3D打印网1月8日讯,中国天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3D打印了可自定义的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实时缩放和监视工业设施中的管道。 单件式设备具有一系列软弯曲机制和模块化抓手,使其可以灵活地爬升奇形怪状的基础设施。...
根据中国民航网的消息,2020年12月31日,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为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颁发了“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PMA)”。东航由此成为国内首家应用“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获得PMA的航空公司。此次获颁PMA件证...
对于舰载战斗机来说,集成在机身内部的登机梯具有很大实用价值,使飞行员和维护人员在上下飞机时可彻底摆脱对外部登机梯的依赖,不再需要让地勤移动笨重的外置登机梯在拥挤而危险的飞行甲板上跑来跑去,提高了航母...
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个工程师团队利用从折纸中获得的灵感,创造出一种先进的3D打印替代品。研究成果12月22日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上。 研究人员首先使用半导体制造中最先进的方法创建二维结构,并在超薄薄...
对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多个应用场景(心血管手术、支气管手术等),小型软连续体机器人都展现了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图1a)。然而,现有的连续体机器人却在驱动选择方面经历相应的瓶颈期,其难以同时拥有小尺寸、柔顺驱...
很长时间以来,业界有关有关金属3D打印存在的毛孔不是致命缺陷的讨论。不过我们知道即便是铸造工艺,存在毛孔也实属正常。更何况,对于如何减少甚至消除粉末床金属3D打印技术所带来的毛孔的问题是科学家们一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