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门户移动版

  • 超软和无溶剂弹性体的室温3D打印研究

    日期:2021-10-09 14:34:56 点击:119 好评:0

    柔软的弹性体是一类由高度支化的聚合物衍生的交联材料,即使在没有溶剂的情况下,其剪切模量(约1至100 kPa)也比传统橡胶(约1 MPa)小得多。因与大部分 生物 组织模量相近,基于高度支化的聚合物的超柔软弹性体有望成为仿生组织和设备应用的先进材料。线性...

  • 几乎无收缩和变形,墨科瑞发明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低温烧结技术

    日期:2021-10-08 14:05:26 点击:124 好评:0

    导读: 粘结剂喷射金属 3D打印技术(BJ,Binder Jetting)近年从众多的金属3D打印技术中脱颖而出,已在全球形成一种强劲的趋势;可能比 SLM激光金属3D打印 技术有着更大规模工业应用潜力,今年大众 汽车 和福特汽车纷纷宣布使用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批量生产...

  • 面向增材制造的自支撑晶格的设计方法

    日期:2021-09-30 16:10:13 点击:196 好评:0

    采用增材制造(AM)技术制备的晶格桁架结构因其超轻和多功能特性有望在 航空 航天 器领域(提升系统性能、节约推进能量等)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通过AM技术制造的晶格单元在设计的过程中很少考虑制造技术本身的约束(如SLM技术,当所设计的结构中的杆件相...

  • 具有优异高温强度的韧性0.4MoNbxTaTi难熔高熵合金

    日期:2021-09-30 16:08:10 点击:184 好评:0

    近来,难熔高熵合金由于其在极高温度下的应用前景,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高温下高强度与环境温度下良好的塑性之间的不协调性,使得难熔高熵合金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南京 航空 航天 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者们利用高熔点元素W、Mo、Nb、...

  • 聚焦到极致的光束!LLNL研究人员通过“整形”激光束来改进LPBF金属3D打印技术

    日期:2021-09-30 08:03:56 点击:105 好评:0

    2021年9月29日,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研究人员正在尝试一种整形激光束的办法,以求解决传统金属3D打印技术中激光束的弊端。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改善激光3D打印过程中常用高斯光束的替代形状,如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来减少金属部件中可能导...

  • 参数革新 | 全新90μm层厚金属3D打印工艺,进一步提升打印效率

    日期:2021-09-30 07:58:43 点击:185 好评:0

    2021年9月29日,选区激光熔化技术领导者德国 SLM Solutions 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材料数据库和工艺库方面终于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进展,其中包括AlSi10Mg铝合金90μm工艺参数。 该参数适用于所有配备有700W激光器的设备,在大幅提升打印效率的同时,仍能保证零...

  • 弗劳恩霍夫推出了材料喷射3D打印新技术,可以提高建模效率

    日期:2021-09-29 08:42:16 点击:223 好评:0

    近日,弗劳恩霍夫研究组织计算机图形实验室 (Fraunhofer IGD) 宣布了一项新技术,可提高基于材料喷射3D打印机,创建高清三维模型的效率。 据弗劳恩霍夫IGD称,如今3D打印机可以实现非常逼真的表面。但是,这样的3D模型会有巨量的多边形面,会导致文件过大,...

  • AM:融合机器视觉系统的近场直写制造技术

    日期:2021-09-28 08:18:13 点击:163 好评:0

    近场直写制造技术(MEW)是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增材制造技术(AM),其可通过平衡多个参数变量,从而实现制造过程的稳定运行。由于受到金属AM制造过程中机器视觉(MV)技术的启发,来自于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Dietmar W. Hutmacher团队与Julius-...

  • 打印神经元细胞!康考迪亚大学研究人员发明生物3D打印新方

    日期:2021-09-26 13:07:30 点击:164 好评:0

    导读: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 生物 打印成体神经元细胞的新方法。他们正在使用一种新的激光辅助技术,可以保持高水平的细胞活力和功能。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称为激光诱导侧转移 (LIST) 的新生物打印技术,通过使用不同粘度的生物墨水改进现有...

  • 增材顶刊AM:融合机器视觉系统的近场直写制造技术

    日期:2021-09-25 12:36:38 点击:290 好评:0

    近场直写制造技术(MEW)是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增材制造技术(AM),其可通过平衡多个参数变量,从而实现制造过程的稳定运行。 由于受到金属AM制造过程中机器视觉(MV)技术的启发,来自于Queensland University ofTechnology的Dietmar W. Hutmacher团队与Jul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