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门户移动版

  • 3D打印硅酸锶诱导神经干细胞预神经化支架修复梗死心肌

    日期:2025-06-04 16:34:02 点击:123 好评:0

    心肌梗死(MI)修复面临的关键挑战在于成年心肌细胞再生能力有限,且传统治疗(如血管成形术)仅聚焦局部血运重建,忽视神经调控对心脏生理活动的系统性作用。现有神经调节策略(如迷走神经刺激、药物激活)因信号控制复杂和潜在副作用,临床应用受限。此外...

  • 航空航天晶格结构增材制造设计的系统综述:当前趋势与未来方向

    日期:2025-06-04 16:22:35 点击:134 好评:0

    导读:晶格结构由按特定模式重复的单元胞组成,具有较高的强度重量比。当前增材制造(AM)技术的进步使得制造如晶格结构这样的复杂几何形状成为可能,这彻底改变了多个行业的生产方式。本文针对航空航天领域中通过增材制造(AM)技术制备的轻量化点阵结构展...

  • 3D NASA资助!Systems与高校合作推进航天应用,突破太空热管理难题

    日期:2025-06-04 16:21:08 点击:215 好评:0

    导读:太空不仅是人类探索的前沿领域,也是增材制造(AM)技术的重要舞台。面对极端环境下的工程挑战,航天工程师往往将3D打印视为一种解决方案。 2025年6月,3D Systems宣布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

  • 卡尔伊利诺伊医学院团队开发3D打印乳腺假体,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新选择

    日期:2025-06-04 16:18:03 点击:182 好评:0

    2025年6月4日,Carle Illinois医学院(CI MED)的一个研究团队正在利用3D扫描和打印技术,为乳腺癌术后患者提供更便捷、经济的假体解决方案。这项创新工作可以使得 医生办公室内快速制作个性化假体,减少传统定制假体所需的等待时间和高昂成本。 △Rand Kitt...

  • 3D打印钛小梁支架缓释低氧诱导外泌体介导双重仿生骨再生

    日期:2025-06-04 16:14:32 点击:246 好评:0

    当前临床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严重创伤、肿瘤切除或感染等导致的大段骨缺损修复困难,传统治疗方式如自体骨移植存在供体不足和并发症,异体骨移植有免疫风险,合成材料支架则缺乏骨诱导性和血管化能力,钛合金(Ti-6Al-4V)植入物虽力学性能优异,但存在弹性...

  • GKN Aerospace集成 AM Explorer 软件以改进增材制造工作流程

    日期:2025-06-04 16:09:47 点击:181 好评:0

    2025年6月3日,GKN Aerospace 位于瑞典特罗尔海坦的卓越中心已将Interspectral 的 AM Explorer 软件集成到增材制造 (AM) 业务中。此举是通过数字化制造技术提高公司生产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广泛举措的一部分。 AM Explorer由瑞典公司Interspectral 开...

  • 基于卫星的三维肿瘤模型在轨打印

    日期:2025-06-04 16:07:33 点击:132 好评:0

    来源: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分会 供稿人:曾嘉禾、贺健康 供稿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太空三维生物打印为评估太空环境对肿瘤的复合效应提供了精确的仿生肿瘤模型,从而为了解疾病的进展和潜在的治疗方法提供了...

  • 天津大学赵迎新教授团队: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构建反硝化菌稳定生态位以实现高效脱氮

    日期:2025-06-03 10:38:54 点击:144 好评:0

    主要作者:刘一诺 博士研究生,赵天扬 博士研究生(天津大学) 通讯作者:赵迎新 教授(天津大学) 论文DOI: 10.1016/j.watres.2025.123916 图文摘要 成果简介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迎新教授团队在Water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Construction of Stable...

  • ORNL开发3D打印金属模具,加快汽车大型复合材料部件量产制造

    日期:2025-06-02 21:39:44 点击:142 好评:0

    2025年6月2日,据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ORNL) 称,与传统的工具制造方法相比,他们开发的3D 打印金属模具为批量生产车辆的大型复合材料部件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更快、更具成本效益和更灵活的方法。 这项研究是在 ORNL 的制造示范设施(MDF) 进行的,证实...

  • 新加坡国立大学采用3D打印开发水下自供电光子皮肤

    日期:2025-06-02 21:25:27 点击:234 好评:0

    2025年6月1日,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突破性的3D打印光子皮肤材料。该材料具备膨胀、自供电、机械发光(ML)等特性,专为水下通信与安全监测设计。 技术研发背景 探索深海环境面临着极端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水下照明系统,如LED和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