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网-中国3D打印门户移动版

主页 > 机器人 >

“80%的投资人看不懂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开始降温?

      如果无法获得大公司的战略投资,初创公司的生存将面临困难。未来能持续发展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可能不到10家。从去年以来,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是继大模型之后人工智能行业内讨论热度较高的议题,在投资圈也是趋之若鹜。大家对具身智能的前景充满期待,但深入产业观察,理想和现实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一位参与了具身智能机器人项目的科技投资人日前在接受澎湃科技采访时直言,80%的投资人其实看不懂什么是具身智能,但行业发展趋势倒逼投资人理解“具身智能”这一概念。 透过行业火爆的现象,可以看到很多硬核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譬如硬件同质化严重,具备真正的“可用性”的具身智能非常少。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演示。
      近期,总部位于伦敦的人工智能投资公司 Air Street Capital 发布了最新的人工智能状况报告“The State of AI 2024”,报告对2025年做出十大预测,其中指出,由于难以实现产品市场契合,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投资水平将下降。
投资人的热情与纠结
       什么是具身智能?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具身智能与机器人之间的关联。他说,“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结合的产物,它是‘长了身体的智能’,标志着技术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他认为,具身智能能够直接与物理世界进行交互,将带来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落地的最佳硬件载体,持有类似观点的不乏顶级技术专家和科技巨头,包括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英伟达CEO黄仁勋等。
国内资本市场敏锐地捕捉到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潜在价值,在今年上半年,大量资金涌入这一赛道。譬如成立仅一年的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公司(以下简称“银河通用”)今年获得美团、商汤等知名互联网企业7亿元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后,又获得港投公司的天使+轮次投资。由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创立的智元机器人,在过去一年时间完成七轮融资,估值已达到70亿元。事实上,很多机器人还在用PPT讲融资故事的时候就已经估值过亿。
 
     前述科技投资人指出,目前对于投资人来说,最大的障碍在于很多人其实也看不懂这个赛道,“可能80%的投资人并不理解。”让投资人很纠结的问题是,目前市场上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硬件同质化严重,很多机器人公司使用的本体和其他组件都来自同一家上游供应商,如谐波减速器和电机等关键零部件,能快速实现组装。“
     在硬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机器人的抓取能力和动作灵活性完全依赖于“大脑”的智能化程度。最终决定机器人能力高低的是依托于软件的智能泛化能力。只有拥有强大的泛化能力,人形机器人才能适应各种任务场景,具备真正的“可用性”。然而,在这位投资人看来,就泛化能力而言,目前还没有哪家机器人公司的具身智能产品可以真正通过商业化的概念验证。
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清源研究院研究员刘志毅告诉澎湃科技,即便投资市场表面上火热,人形机器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仔细观察会发现,行业内大多数还停留在“Demo”阶段,能真正落地商用的非常少。
“未来持续发展的具身智能公司或不到10家”
       理想画面中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搭载大模型,能够完成端到端的自主学习,掌握工作技能。在工厂的仓库中,机器人可以自由穿梭,精准地挑选、分类和放置物品,高效而准确。但现实与理想还有差距。
刘志毅表示,“现在大部分所谓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对外展示看上去更像一间样板房。”他指出,目前市面上确实能看到特斯拉、Agility、Figure AI等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频繁动作,投资界和媒体的讨论也非常多。机器人的动作控制、基础抓取能力以及倒红酒、煎鸡蛋等细分场景的展示,让人眼前一亮。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机器人所做的事情差别不大,缺乏新意。机器人进入工厂工作,在性价比、稳定性和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等方面仍有诸多难题待解。
       即便当前许多机器人企业比如智元机器人、特斯拉等在融资后宣布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但实际来看,大部分量产主要集中在面向科研、高校等研究机构,距离真正的规模化应用仍然遥远。
EX机器人总裁、中国机器人协会副会长李博阳曾表示,机器人公司需要考虑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能做出可批量生产的产品。首先要考虑市场是否真的有需求,如果做的是一个伪需求的项目,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实现批量化生产。“现在很多机器人企业的产品,在需求场景下还没有达到可用的状态,这意味着它们还没有达到量产的阶段。”李博阳称,无论现在是否真的“百花齐放”,现阶段应先考虑机器人是否可用、能否卖出去,再考虑降成本、批量 化生产。
       刘志毅向澎湃科技表示,距离理想中的大规模生产、广泛应用阶段还很遥远,保守估计需要5-20年分阶段过渡。“目前这些机器人,无论是轮式、双足还是带有灵巧手的,想要实现大规模生产都非常困难。”他指出,要建立大规模生产的供应链体系,所需资金投入巨大。
       刘志毅估计2024年上半年公开表示在做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公司可能已超过70家,但未来能持续发展的可能不到10家。如果无法获得大公司的战略投资,初创公司的生存将面临困难。
前述投资人预计,在理想状态下,具身智能机器人在产线实现批量生产大约需要五年,进入家庭市场可能需要十年左右。不过,现实难以预估。“说实话,这个赛道更像是一种信仰投资,你相信即可。”
澎湃新闻记者 喻琰 实习生 王春
(责任编辑:admin)